【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熟齡趨勢論壇現場精華
你對於老後的想像是什麼?《康健》首度舉辦的「熟齡大未來」趨勢論壇,最後壓軸請到 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 、 知名作家小野 來暢談他們的老後生活。兩人詼諧又充滿智慧地來談生命話題,贏得滿堂觀眾不斷的掌聲。
一開場,兩人不約而同談起了「死」。
葉金川談到了去年寫給兒子的遺書,因為他從照顧臨終媽媽的經驗中,不斷在醫院各個專科折磨,他體會到台灣的專科醫生並未接受太多臨終照顧的訓練,因此決定開始為自己安排後事。
今年64歲的葉金川說,他預期自己還有19年的人生,雖然還久,但他寫了封遺書給兒子們,希望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能夠不要躺在病床上,不要做多餘的治療與復健;甚至死後不要有墓碑與墓園,要兒子們將他的骨灰撒在最美麗的花蓮七星潭。
小野則是從小帶著孩子面對生死。
他認為,會寫遺書的人都很樂觀。他分享年輕時帶孩子出國玩,擔心一家子都出了事情,所以帶著兩個孩子寫遺書,丟到他姐姐的信箱。小野的姐姐嫌不吉利,但他 說:「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生命終將死亡,快快樂樂出去回來,未來生命還很長,像撿到一樣,就會很滿足,繼續活下去,活得更快樂,這是很健康、積極的。」
在這個退休年齡不斷往後延的世代,小野與葉金川更鼓勵聽眾,雖然年紀大了,還是要懷抱夢想。
小野說,沒有夢想的人生很悲哀。他小時候有很多夢想,但因為爸爸從小要求小野當老師、考公務員,因此為迎合爸爸要求,愈來愈實際。
直到現在,他想做以前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到現在仍想當導演,也想到無人島去生活。
葉金川則說,他有個習慣是寫九十九件一輩子要做的事情,每年都會更新夢想清單。他早些年會寫跑馬拉松、爬百岳、跑鐵人三項;也寫下要在64歲時爬土耳其的 第一高峰,果真今年組團成行;突然有一天,小時候口吃、講話台灣國語卻突然想做廣播,分享台灣美好的事物,後來遇到趙少康,果真開了節目。
小野與葉金川都強調,夢想不必大。
現在的葉金川寫下要學薩克斯風,跟種一千顆小葉蘭。小野最近想做的是為家人朋友自己辦一桌菜,自己到菜市場挑菜,自己煮。
許多人以為老了就是無用,或不太正面面對自己的老後。小野與葉金川鼓勵,只要懷抱夢想,不管是幾歲,都可以不斷往前看,更積極生活,也就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逆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