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把苦說出來!照顧不孤單
第八屆聰明照顧者表揚九組「長照新家人」

第八屆聰明照顧者徵求活動,以「練習把苦說出來」為主題,依據善用長照資源、新思維、改變程度等評選指標,選出前三名及六件佳作,今(17)日在復華照顧咖啡館,由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吳希文、承辦單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理事長陳維萍、理事陳穎叡及田麗珠,頒獎給家庭照顧者和長照專業人員。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吳希文說除了「1966長照專線」,一通電話服務到家,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交通接送」、「喘息服務」等長照四包錢「點餐式服務」外,台灣也是亞洲唯一有系統提供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的國家,協助家庭照顧者不被照顧責任打亂、打垮,提供照顧計畫、技巧指導、支持團體、心理協談等服務,呼應賴總統長照3.0「照顧不離職、照顧有喘息」目標,希望117年布建200處家照共融據點,就近提供家庭照顧者支持。

家總理事長陳維萍說長照2.0自推行以來,經過多年宣導,許多照顧者更知道如何聰明使用資源,減輕照顧壓力。投稿作品中也高達9成照顧者有使用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從家照據點佈建以來,全台目前已有132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超過200位家照社工投入服務,成為照顧者的神隊友,與照顧者共同跨越照顧難關。

家總理事、新北市家庭照顧者協會常務理事,也是本次評審委員之一陳穎叡表示:今年的投稿中,看到許多不同類型的照顧情境,藉由跨單位的合作,協助家庭照顧者因應生涯變化、家庭關係等。

另位評審委員、家總理事田麗珠道:要照顧者練習把苦說出來,真的非常不容易。當照顧者將情緒表達出來,未必能夠接受到正面的回應,但投稿案件中,卻看到了成功案例,對家庭照顧者而言是突破性的進步。田麗珠分享兩個案例,照顧身障孩子的父親,運用日照,讓孩子透過系統服務,改變了孩子的狀況,也減輕了照顧壓力;藉由美容院,傳遞資訊,助照顧者找到長照資源。

「聰明照顧者」徵求活動已進入第八屆,今年64件投稿作品有家照社工、A個管、居服員投稿,也有愈來愈多照顧者自行報名。除了看到許多照顧樣態外,今年也看到許多因照顧而離職的照顧者在善用資源、穩住照顧後,可以重返職場,找回自己的人生節奏。

練習把苦說出來,讓家人有機會一同分擔

第一名得獎者是台南市洪小姐,因母親罹患失智症,弟弟要求他放棄工作回家專心照顧母親,完全不懂照顧的她一開始非常心慌,加上媽媽有情緒和困擾行為,因此更難以照顧,讓人恐慌焦慮。某次帶母親去美髮店洗頭時,老闆娘分享了長照資訊,她立即申請,才解決了燃眉之急。後來洪小姐不慎出了車禍,但仍要負擔照顧工作,讓她既難過又無助,她將苦處告訴個管師,個管師便立即提供協助並連結家照資源。洪小姐開始參加舒壓課程,也在家實踐課程所學、幫助自己放鬆,在練習把苦說出來後,弟弟和原先不願意協助照顧的父親都開始轉變,願意分擔照顧責任,也讓洪小姐壓力減輕。

透過交換日記與繪畫,找回自己、成功蛻變

第二名得獎者是來自彰化的家蓁,肩負父親中風及兄姊智能障礙的多重照顧壓力,再加上母親的情緒壓力,讓家蓁認為需要扛起照顧一家的責任,也沒有宣洩心事的管道。在接觸到家照服務後,她參與支持團體,由於年紀較輕,許多較年長的照顧者將她視為女兒看到,除了傳遞關心,也會給許多建議。家蓁更利用和社工交換日記的方式分享心情,也透過繪畫讓自己靜心,也成功上架LINE貼圖,讓她獲得自信,現在她也擔任據點訪視獨老的志工,提高與外界連結。社工說,看到家蓁的轉變,彷彿看見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能夠逐漸找回己的生活,展現照顧歷程中的蛻變。

男性的照顧之苦,彩券行也能是紓壓所在

第三名是桃園的春竹伯伯,面對智能障礙的妻子與兩名孩子,他選擇一肩扛起,將照顧視為畢生責任。妻子有囤積習慣,三層樓的透天厝幾乎成了回收場,僅剩客廳不到三坪的地方,成為全家人生活空間。由於妻子強烈排斥外人,因此只能依賴居家服務協助兩個兒子的日常洗浴,其他時間春竹伯伯幾乎無法喘息。妻子中風入院後,照顧壓力驟然加重,讓他瀕臨崩潰邊緣,此時家照服務的介入,讓春竹伯伯願意透露照顧的極限,社工提醒有喘息服務可使用,也協助連結其他長照資源、重新安排照顧將妻子安置到護理之家,也連結非正式資源,協助環境的清理,讓春竹伯伯有了新的起點。現在兒子開始使用日照服務,不僅減輕他的照顧負擔,也讓兩個孩子逐漸學會與外界互動,現在每逢假日,春竹伯伯都會帶他們到附近的彩券行聊天,成為他最紓壓的所在。

先把困境說出來,就有轉變的可能

獲得佳作的照顧者王小姐原本從事網拍工作,因照顧而離職,與父母、弟弟一同住,在完全沒有照顧經驗的狀態下,獨自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以及一類身障並有重度憂鬱合併酒癮的弟弟。當時母親尚未符合長照資格,在撥打1966後,照專建議他向家照據點「主動求助」,家照據點的社工便為他開案,並安排照顧實務指導員到宅指導照顧技巧、讓他對於移位、攙扶及肢體關節活動的技巧提升,照顧更安全。在母親滿65歲、完成長照等級評鑑後,王小姐也開始使用居家服務,來分擔沉重的照顧負荷,過程中家照專員也依照王小姐和母親的需求,不斷提供資源連結與協助,與家人建立信任,更因此改善家人關係,原本與母親不睦不願協助照顧的父親開始願意承擔照顧工作,弟弟也順利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並開始參加身障中心的就業培訓。王小姐了解到身為菜鳥照顧者,必須先真誠地把自己的困境說出來,取得支持,本被疲憊無助壟罩的生活開始有了轉變。

照顧不孤單,說出來,就有新的改變可能!

根據家總承接衛福部委託的「0800-5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112年統計資料顯示,照顧者最苦惱的問題中,有二成與被照顧者的關係緊張,也有二成與家人有照顧衝突。進一步來看,來電諮詢心理問題首度超越資源問題,有兩成七(26.9%)來電諮詢「情緒支持」問題為最高,而來電諮詢心理問題中,以「傾訴照顧壓力,如焦慮、憂鬱、無力、疲倦、憤怒等(42.4%)」最高,其次為「與被照顧者溝通困難」(21.8%)、「與其他家人溝通困境」(19.2%),「多重角色壓力」(6.6%),「家人過世的悲傷」(0.9%),「照顧者有自殺意念」(0.7%)等,顯示家庭照顧問題的複雜性與情感糾結。

不同人生階段的家庭照顧者,遇到的課題也不同,歡迎撥打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