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發稿時間:110年6月10日(四)
(台北訊)台灣疫情正熱,但全球Covid-19疫情已持續一年多。英國最新調查發現,四分之三(74%)超過七成的家庭照顧者「因照顧而精疲力竭」,65%覺得寂寞孤立、71%感到焦慮。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今(10)以線上記者會方式,由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大醫社及社工系副教授郭慈安與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借鏡其他國家因應對策,提醒長期作戰的準備,呼籲政府為高負荷家庭照顧者提供「緊急喘息服務」、企業應提供更多友善照顧支持,家總另推出「五賴(LINE)有保庇」、「照顧交接計畫」,鼓勵家庭照顧者自助、互助,共度疫情難關。
英國自2020年初發生Covid-19疫情至今,歷經幾波大流行,並自2021年1月實施第三次封鎖政策,預計2021年6月底解封。家總理事長郭慈安表示,根據英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組織(Cares UK) 調查發現,疫情對家庭照顧者帶來的改變包括:
⦁ 照顧時間增加無法休息:因親友或公共服務協助中斷,約八成照顧者「照顧時間增加」,每週 約增加25個小時。72%的照顧者「完全沒有休息時間」。
⦁ 疫情帶來新問題:6成照顧者反應購物困難,特別是防護物資。近九成照顧者擔心自己病倒後無人可替手照顧。
⦁ 健康惡化:64%照顧者表示健康狀態變差,尤其是失智症者、精神障礙者的照顧者。逾四分之三(74%)的照顧者「因照顧而筋疲力竭」。
⦁ 情緒變差或悲觀:49%照顧者無法與他人交流、65%覺得寂寞與被孤立、71%照顧者充滿壓力與焦慮。逾三分之一(35%)的受訪者表示「再也撐不下去」。僅14%因有親友或公共服務持續支持,「對未來有信心」。
⦁ 工作與照顧兩頭燒:71%在職照顧者感到壓力大與焦慮。55%在職照顧者覺得難以兼顧工作與照顧。
⦁ 經濟壓力更大:一成七的照顧者因社交距離規定而失業。近四成的照顧者憂慮財務狀況。有八成照顧者表示家用花費因封鎖政策而增加,包括暖氣費、水電費、上網費用等。
世界各國因應上述問題提出許多對策,例如澳洲推動緊急喘息服務、照顧者線上互動平台;英國推動支持泡泡、運送物資志工;紐西蘭推出物資關懷包、協助線上購物等,也有一些國家提供有薪照顧假或照顧者津貼等,以保障照顧不離職或減輕經濟壓力。
郭慈安提醒,家庭照顧者面對照顧與疫情「精疲力竭」值得注意,長照人力或因疫情減少,但應針對沒有照顧替手、老老照顧、一人照顧多人、照顧失智症或精神障礙患者的「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優先提供喘息服務。此外,世界各國也將公共照顧服務解封列為第一要務,因此台灣的日照中心、失智據點,可考慮配合疫苗施打,或收托人數減半等措施,盡速逐步解封。此外,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全台有六十多個會員、一百五十多處社區冰箱服務據點,未來可與家總合作,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照顧者。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過去預防「照顧悲劇」最怕的就是孤立、與外界斷鏈的家庭照顧者,而防疫封鎖政策更深化了孤立。而近來也發生過照顧者一家染疫驟逝,來不及求助的悲劇,因此家總推出「五賴(LINE)有保庇」及「照顧交接安心計畫」,希望加強線上互動與事前準備,降低照顧者焦慮、孤立、不安心情。
「五賴(LINE)有保庇」線上守望相助活動 (https://pse.is/3fek4f )
上網填妥報名表,將有一位專責人員協助四位家庭照顧者共五人,共組LINE群組。每天上午十時、下午四時互報平安。遇緊急狀況,參與者可以主動求助;或由專業人員協助啟動緊急援助措施。
照顧交接計畫(https://www.familycare.org.tw/service/934 )
建議家庭照顧者採取三步驟,有備無患,減少焦慮。
陳景寧說,合作金庫人壽發起的「守護者聯盟企業」也響應關懷行列,「雀巢健康科學」捐助40箱立攝適營養品,「艾瑪絲」捐助40瓶5α捷利爾洗髮沐浴露,鼓勵優先報名者。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提醒,Covid-19疫情短時間內恐怕無法終結,民間與政府,都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與因應計畫。在親人協助或公共照顧服務因防疫政策受阻下,家庭照顧者必須發揮自助、互助精神度過難關。歡迎撥打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全國各縣市114個「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提供照顧技巧指導、支持團體、心理協談等服務,歡迎就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