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台灣每年有13萬人為照顧家人而離職,朝下流老人貧窮階層流動!然而,家庭照顧者是可以有選擇的,只要主動尋找照顧資源,不僅有機會獲取上百萬元補助,還能兼顧工作與照顧責任,避免自己落入貧困階級,讓照顧不會成為壓垮家庭經濟的超級地雷。
晚間6點,下班尖峰時間,阿龍騎著機車,塞在動彈不得的車陣中,他心急如焚地想著:「媽媽一定餓壞了。」當綠燈一亮,油門一催,他用最快的速度,從台北市飆回新北市。
一停好車,阿龍立刻爬著6層階梯,回到頂樓加蓋租屋處,衝進廚房泡牛奶,再快步走到媽媽床邊,拿起鼻胃管,一管一管的餵媽媽喝晚餐,「喝牛奶囉!」阿龍輕聲地說。
躺在床上的龍媽媽今年80歲,失能、失智,插著鼻胃管、尿管,一動也不能動。這7年來都是由43歲的獨子阿龍照顧著,「還好白天有居家服務員來幫忙4個小時,我才可以出門工作賺錢。」
龍媽媽剛倒下時,阿龍一度離職照顧,導致收入中斷,但房租、生活費、媽媽的尿布、奶粉錢卻得繼續燒錢,讓阿龍壓力很大,還好前同事提醒可以申請長照資源補助,幫他減輕經濟與照護雙重壓力。
「送去照護機構一個月至少要2.5萬元,是很大的負擔,再加上我也怕媽媽得不到好的照顧,所以現在這樣的模式,雖然不是很完善,至少我天天看到得,比較放心。」阿龍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