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記者林國賢/雲林報導〕林內鄉同仁仁愛之家自日本引進「自立生活照顧」模式,成功協助許多長輩脫離包尿布及高度仰賴輪椅生活,認知功能也大幅進步,許多學校、長照機構均來取經。
許多長照機構為求照顧效率,利用尿布與約束帶限制長者活動,同仁仁愛之家主任賴婉淑說,這會導致長者因「廢用症候群」,連原本還具備的生活能力也失去了,加重照顧負擔。
賴婉淑說,同仁仁愛之家、老人福利保護協會二年多前導入自立生活照顧模式,經歷二年多實作,成功達成零約束目標,同仁有四成長輩日常生活功能都有明顯進步,尤其中風後黃金復建期的民眾,有八成在三個月內重新具備能力,大幅減輕照顧者負擔。
八十二歲的阿雄爺爺因為肌肉不正常曲張,身體不正常後仰,必須繫上約束帶才能坐在輪椅上,十多年來造成舌頭外翻,無法自行進食、講話,但導入「自立生活照顧」後,不到半年,約束帶拿掉了,溝通能力也回來了,認知功能從原來三分進步到八分。
老 人福利保護協會執行林金立指出,自立生活照顧是以恢復老人正常生活為照顧目標,達到零尿布、零約束、零臥床。為落實這項模式,協會也引進讓照顧者體驗被約 束五小時及包尿布五小時等深刻體驗課程,經過深刻體驗被約束與包著尿布的煎熬,照顧員開始訓練、陪著老人家上廁所,並以其他訓練方式幫老人家恢復生活能 力。
昨天結束三天體驗的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副主任雷若莉表示,自立生活照顧讓長輩恢復生活自理,減輕照顧者負擔,是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應發展的照顧模式,考慮納入學校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