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台灣老人人口已達總人口數的12%,居家照顧長者的家屬已逾70萬人,每天照顧居家高齡長者辛苦付出,身心疲累。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教授王冠今30日在「居家照顧者壓力調適」講座中指出,若照顧者有照顧上支援需求出現時,應立即提出求助,尋求家人或親友的協助支援。
「居家照顧者壓力調適」是「居家高齡長者生活照顧」系列講座之一,系列講座是由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結合恆安照護集團、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專業師資,與士林區富光里辦公處共同舉辦。
王冠今指出,照顧者若出現壓力徵兆,包括:脾氣變壞、失眠或睡眠剝奪、身體開始出現不適症狀(頭痛、疲勞、腰酸背痛、腸胃不適、心悸、食慾不佳、體力不支等)、心情沮喪或呆滯、不再與原本親近的人聯繫、常常哭泣難以控制、財務出現問題等,就表示需要協助了。
此時,照顧者應該參加家屬支持性團體活動,透過照顧經驗上的分享與交流及社交活動,並與其他親友分擔照顧負荷,甚至於尋求社會資源的專業協助,或申請喘息服務,而獲得情緒上的紓解。
心靈上的支持及維持本身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王冠今博士表示,照顧者的作息應盡量規則,也要有足夠的睡眠休息、運動,還要有均衡的營養,並保持愉快的心情。打太極拳、學瑜珈及靜坐,以及培養音樂、音樂、藝術及園藝的興趣,都能夠維持身心健康,並保有更良好的照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