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台北市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比率居全國之冠,台北市社會局將力推「十分鐘生活圈」概念,補助十四萬元的開辦費,鼓勵民間設置老人活動據點,讓長者十分鐘內就能在社區參與活動,五年內達到「一里一老人活動據點」目標。
社會局統計,北市今年七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人數已達卅五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十三%,失能長者人口約四萬多人。
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陳淑娟表示,目前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共設有一百八十四個老人服務據點,為推廣在地老化,未來也希望結合民間單位資源,在各區廣設老人社會活動據點,讓長者出門只要十分鐘內的步行距離,就能輕鬆在社區參與活動,享受豐富的老年生活。
她也說,無論是私人的教堂、廟宇、里民辦公室或學校等,只要民眾願意提供十五坪以上空間(一樓最佳),每週可開放至少三個時段、每個時段四至六小時,即可向社會局申設做為老人社區活動據點。
首年補助14萬開辦費
社會局將提供場地負責人補助,第一年補助十四萬元開辦費,可用來改善設備與設施,如購置血壓機、運動器材等,每月另補助一千元的訂閱書報費、志工服 務費每人一百一十元、舉辦相關活動可另案申請補助;而各老人服務據點主要提供健康促進及各類型社區參與活動,如歌唱、講座及體適能等,另外也可申請提供老 人共餐服務。
社會局也規劃,三年內要將老人服務據點從一百八十四處擴展至三百處,五年內達到四百五十六處,以「一里一老人活動據點」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