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30家總新聞稿】有違壯世代精神的80歲免評巴氏量表政策 「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暗示老到一定年齡就無法自主生活?
立法院明(31)日將表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
By dai / 12 月 30
呂依真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心理師
市立聯合醫院北投門診心理師
擁有愛人能力的家庭照顧者們,通常也是和平主義者,常常會認為如果把生氣的感受想法表達出來或是把不同於其他家人的想法表達出來,可能就會傷害到家人或是引發家庭衝突,所以通常會選擇隱忍、低調,隱忍病人對自己的否定、隱忍其他家人的質疑,直到受不了時,才情緒爆發,但是往往發言沒幾句,卻反而被家人質疑EQ太低!認為照顧者不夠忍耐包容,讓照顧者感到十分委屈又自責,不知該如何自處?
在心理學裡EQ代表了一個人情緒管理的能力,它包含了五項內涵:
一、了解自己的情緒:
可以接受自己就是一個『血肉之軀』,本來就有各種情緒,不管是負面的情緒或是正面的情緒都很自然,所以要先學習辨識自己有哪些情緒出現了。
二、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人類和自己溝通的重要訊號,正面的情緒傳達我們對自己與對周遭環境感到滿意的訊息,我們可以向上天獻上一份感恩之心;負面的情緒傳達我們對自己與對周遭環境感到不滿意的訊息,表示我們需要停下腳步進行一些處理改變。
三、自我激勵: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生活中難免都會有挫折不順利的時候,這時候自我安慰與鼓勵的思考方式就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不至於被擊倒,增加快樂指數。
四、了解他人的情緒:
可以站在別人的立場了解他的情緒和感受,就是所謂的同理心,這可以幫助我們不會陷入自怨自哀的情緒當中,可以了解別人的處境,也較容易和對方溝通。
五、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照顧者可以追求『我好,你也好』的人際關係,不需要一昧的隱忍、討好別人,可以適度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與想法,並且和別人的感受、需要與想法這兩者間進行對話,取得平衡。
所以,親愛的家庭照顧者,下一次如果有人因為你表達自己的感受而質疑你EQ低,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們:發脾氣不代表EQ低!可以適度表達自己感受的人才是一個高EQ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