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洗澡… 失能長者的願望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對無法自己洗澡的失能者來說,「洗澡」是一種奢望。有經驗的護理師表示,若要泡水沐浴,就要有浴缸,但要注意協助入浴過程,避免浴室濕滑而跌倒。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簡璽如指出,臥床病人行動不便,光是協助翻身、移位與側臥,都需要有經驗的護理人員或看護協助。如果患者身上連著三管(鼻胃管、尿管、氣切管),還需避免不慎拉扯而掉落,許多家庭照顧者無法為患者洗澡,只好以擦澡替代。

不過即使是擦澡,也需要技巧。從事看護工作20年的許太太說,老人家長期臥床,身體重量大多集中於背部及臀部,血液循環不好;加上皮膚比較薄,本就容易長褥瘡,因此擦澡不能太用力。如果病人包尿布,也要注意生殖器及肛門附近皮膚是否有紅疹、破皮,避免再次受損。

照顧者若是婦女,應防止擦澡時,指尖戳到病人皮膚,平常需剪短指甲,並以沐浴乳或肥皂沾濕毛巾,然後用毛巾包覆指尖方式擦澡。清潔部位,依序從頭臉、上肢、胸腹部、下肢、背部、會陰及臀部,由內到外,由乾淨處到髒汙處,並特別注意頸部、腋下、腹股溝及會陰等皮膚皺褶處,最後再幫病人擦乳液、穿衣服。

許太太表示,部分病人希望有泡到水的感覺,她曾將大型防水布鋪在床上,利用大夾子在床邊四周固定,再放入洗澡水,但難免會溢流或滲漏。另一個方法是拿臉盆盛水,再把髒的床包和被服墊在床上,可直接讓病人的手或腳浸泡在水裡,類似傳統的洗手洗腳。

但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而言,不論擦澡或用臉盆泡手泡腳,畢竟只有局部清潔效果。嘉義聖馬爾定醫院護理師曾于真說,不少病人渴望全身浸泡在澡缸內,呈現放鬆及享受的感覺。

一般家庭浴室不大,要抱病人入浴是一項大工程,最好有兩人協助,並在浴缸內鋪防滑浴墊,浴缸上則應架著洗澡板,讓病人可以坐著移位。

聖馬爾定醫院提供「到宅沐浴」的作法,其中一人負責量測體溫、血壓及脈博,兩人負責改良式行動澡缸的組裝,以及病人入浴前的移位。

曾于真說,利用可供病人平躺的網架,可操控泡水深度,可洗頭髮也能泡澡;沐浴車上供應的熱水亦可控制水溫。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